物候監測相機布局規范
2022-08-02與普通監控相機不同,紅外相機不是以原始姿態面對動物,尤其是在重點保護區域。傳統的紅外相機可能會影響動物的生存環境。那么,適合監控的物候監測相機有什么要求呢?會怎么安排?
1、相機的選擇
隨著數字成像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,目前,物候監測相機的種類和型號很多,其相關功能也越來越多樣化,如照片的清晰度越來越高,能夠拍攝和存儲更多的照片,相機小型化,安裝簡單,照片數據的即時網絡傳輸等,為野生動物監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。
在選擇相機時,我們主要考慮觸發時間、對溫度的敏感度、照片清晰度、連拍照片數量、存儲卡容量、電池壽命以及是否閃爍。目前,被動式紅外相機由于便于攜帶和野外安裝而得到廣泛應用。此外,監測樣地的相機類型應盡可能統一。
2、相機布局規范
在設置相機之前,通過GIS將整個監測樣方做成1平方公里或1公頃的網格,預設的位置通常是每個網格的中心,打印在地圖上。根據監控區域的行走路線,確定相機鋪設的路徑,將預設位置(經緯度)輸入GPS導航儀。通過GPS導航找到預設的位置,以此位置為圓點,在半徑20米的圓圈內尋找合適的放置位置(一般選擇靠近動物足跡或路徑的位置)。
確認實際位置后,重新記錄相機位置的GPS信息。鋪設時,盡可能選擇附近的動物步道和水源供動物使用。鏡頭前不能有葉子很大的植物,地上也要少草。特別是生長季節,要特別注意草的生長,盡量避免陽光直射??梢栽O置一些障礙物,但要注意預留動物活動的通道,確保動物通過鏡頭前的時間。相機綁在離樹干0.5m左右的高度,機頭與地面平行。
安裝前先拍張照片看看能不能正常工作,在裝卡和取卡(或回收)時,拍一張“白板照”非常重要,上面要有相機現場的信息(安裝人員、現場編號、日期)。記下實際位置的GPS信息,多樣性監測中不得使用誘餌或氣味劑。設置物候監測相機時注意隱蔽偽裝,防止被破壞。布置前后,需要詳細記錄相機情況和布置樣點的相關信息。在排版和數據采集過程中,應記錄相機(正常、故障、損壞、被盜)和存儲卡(正常、損壞)是否正常工作。